
病因未明,有以下几种学说:月经期子宫内膜经输卵管返流至腹腔器官;子宫内膜因手术种植在手术切口或经血流播散至远方器官;异位的子宫内膜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。
病理变化
受卵巢分泌激素影响,异位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反复性出血,肉眼观呈紫红或棕黄色,结节状,质软似桑葚,由于出血机化,可与周围器官发生纤维性粘连。如发生在卵巢,反复出血可致卵巢体积增大,形成囊腔,内含粘稠的咖啡色液体,称巧克力囊肿。
子宫内膜异位易发人群
可发生在月经初潮至绝经期任何年龄的妇女,年龄为30-45岁。已婚妇女较未婚妇女发病率高。从目前公认的发病学说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:初潮早、月经频、经期长、原发痛经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危人群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率
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能发生恶变的,但恶变率不是很高,统计0.6%到1.5%不等,基本认为可以有1.0%左右的恶变率。
参考源于:BING LI XUE